欢迎进入楚天派特生物技术(长沙)有限公司网站!
15873039282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高通量多肽合成仪的工作原理与核心技术揭秘

高通量多肽合成仪的工作原理与核心技术揭秘

更新时间:2025-09-03点击次数:48
  高通量多肽合成仪是生物制药、科研实验及临床诊断领域的关键设备,能够快速、高效地合成多种多肽序列(通常单次运行可完成数十至数百条),其核心在于“并行合成”与“精准控制”的协同。
 
  一、工作原理:固相合成的高通量进阶
 
  多肽合成的本质是通过氨基酸的逐步缩合形成肽链,而高通量合成仪基于经典的固相合成法(SPPS),并对其进行并行化升级。其流程为:将第一个氨基酸的羧基通过连接臂固定于树脂载体(如Wang树脂、Rink酰胺树脂),随后在惰性气体(氮气/氩气)保护下,依次加入待连接的氨基酸(已活化羧基)与缩合试剂(如HBTU/HOBt/DIPEA体系),通过缩合反应形成肽键;每步反应后,用洗涤溶剂(如DMF、DCM)去除未反应的氨基酸与试剂,较终通过切割液(如TFA)将合成的多肽从树脂上切下并纯化。
 
  高通量合成的关键突破在于多通道并行:仪器通过集成多个独立反应腔室(通常为96孔或384孔格式,类似高通量筛选板),每个腔室同步进行不同序列的多肽合成。通过精准控制每个腔室的试剂添加顺序、反应时间(通常为5-30分钟/步)与温度(常温至50℃),实现数十至上百条多肽的“一站式”合成,将传统单序列合成的数天周期缩短至数小时。

 


 
  二、核心技术:精准与高效的协同保障
 
  1.多通道独立控制技术:每个反应腔室配备独立的试剂输送管路与阀门系统,避免交叉污染;通过微流控芯片或精密泵(如注射泵)精准控制试剂体积(误差<±0.1μL),确保每条多肽的合成条件一致。
 
  2.自动化流程管理:仪器通过预编程软件设定合成序列(支持Excel导入)、反应参数(时间/温度/试剂浓度),自动完成树脂装载、试剂添加、洗涤、切割等步骤,减少人工干预误差;部分型号集成在线监测模块(如UV检测),实时监控偶联效率并动态调整反应条件。
 
  3.高效试剂输送与混合:采用惰性气体加压或负压抽吸技术,加速试剂在树脂床层的扩散,确保氨基酸与缩合试剂充分接触;部分机型通过超声辅助混合(频率20-40kHz),进一步提升反应均匀性。
 
  4.切割与纯化集成:合成完成后,仪器自动加入切割液(如TFA:水:三异丙基硅烷=95:2.5:2.5),裂解多肽-树脂键;部分型号集成固液分离模块(如离心/过滤)与收集装置,直接获取粗品多肽,后续仅需简单HPLC纯化即可用于实验。
 
  高通量多肽合成仪通过固相合成的并行化改造与多通道精准控制技术,突破了传统合成的效率瓶颈,为多肽药物研发(如GLP-1类似物)、疫苗佐剂设计及蛋白质功能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支撑,是推动生物医药创新的“合成引擎”。